高等教育正常化的第一步
今天(1/7)報紙刊出,教育部終於要推出「高教創新轉型方案」,雖然只是草案,但今天碰到教育部陳德華次長時,他特別跟我證實教育部會正式來推動。我個人是非常高興教育部終於迎向世界的潮流,讓高教展現該有的研究價值呈現。事實上,大學應該是未來人才的培育場域,該提供給學生一個提升視野、啟發潛能,並學習新知的環境。學生經過學校多年歷練,走出校門時,可能繼續深造、就業之外,也可以是為社會開創新機會,以學校所學創造社會新的工作機會,就是大家所提的"創業"。這也是矽谷與史丹佛大學密不可分的社會,引領了半個多世紀來,矽谷成為全球最具創新力場域的原動力。也是社會資源投入前瞻研究的成果檢驗指標之一,更是現代社會及經濟向前邁進必要的力量。但在台灣,我們的大學卻受到層層節制,以至於花費社會大筆經費所訓練出來的高階研究人力(碩、博士),被困在僵化的制度中,只能寫寫論文、專利,而沒有辦法將成果用現代化的科技產品回饋給社會。
當然,作業上仍有一些配套須完成,但只要方向對,我們所培育出來的人才,自然會往對的方向努力,台灣科技產業的提升、轉型,就有希望。期盼大家多給於教育部鼓勵,讓科技創新的力道被釋放出來,帶領台灣邁向未來!
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paper/845183